美工兼职 山法释名 辨阴阳明生气

发布日期:2024-08-29 07:13    点击次数:125

美工兼职 山法释名 辨阴阳明生气

山法释名      辨阴阳明生气

耕田的山里人

《山法大成》系清代叶九升所著,峦头派的扛鼎之作,将繁复的理论化繁为简,对龙、穴、砂、水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,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,即“天人合一”。

阴阳

阴阳者,地理家之神髓。了得此二字,则触目便通,无难事矣。盖地理之道,不过阴中求阳,阳中觅阴而已。

凡龙、穴、砂、水四者,俱要辨其阴阳,而论峡论穴尤紧。将次论峡与穴,故于此先辨明焉。但阴阳有杨、廖二说,两家相反。

杨以龙之高峻起脊瘦劲为阴,以穴之覆掌乳突为阴,以砂之突背边为阴,以水之长狭急流处为阴,阴者刚而雄也;以龙之低平坦夷肥阔为阳,以穴之仰掌突钳为阳,以砂之曲面边为阳,以水之圆润澄聚处为阳,阳者柔而雌也。龙要阴阳间行,阳龙要阴穴,阴龙要阳穴。穴要阴内含阳,乳突上开;凹阳内生套窝钳内生空;砂要阳面向穴。阴背当风;水要阳聚面前,阴作来源去口。此则为阴阳相生,牝牡交媾始为生气也。大抵阴刚则带罡煞,阳柔则恐散漫,故不宜偏胜。便作穴之场,则喜阳多阴少。主星宜开面舒阳,不宜顽罡。四山宜阳面向穴,不宜反背。明堂宜平圆,忌直狭;水宜澄聚,忌直射。立在穴中,满目俱见阳气为吉;若一处见阴便是刑杀, 宜避也。

廖公以刚雄为阳,柔雌为阴,故与杨公之说反,而用法实不相也。

读二公书者,宜分解阴阳雄雌。杨以柔夷为阳为雄,刚急为阴为雌;廖公以刚雄宜为阳,柔雌宜为阴。故反杨说,廖说不为无理,但所见肤浅耳。文公曰:天之道,阳刚而阴柔,故阳雄而阴雌;地之道,阴刚而阳柔,故阴雄而阳雌;天地二道相反者也。廖公不知天道、地道之不同,将地理俱以天道阴阳论,故云雨也。杨说是万世不易正论,如天下平阳曰平阳,岂曰平阴乎。

廖公以凸起为阳,凹下为阴。其论四象,取脉、息、窟、突四者,为老阴老阳,少阴少阳。窟者窝凹也,凡老阴突者;水泡也,为老阳;脉者突上之後凹,为少阴;息者窟内之微突,为少阳。其脉字音孤,乃腹上之脐是也,与身字大不同。后人不明字义,误认做脉字,更写作比脉字。而讹以传讹,竟说不明矣。若是脉字,则是落穴之总名,焉不取为四象乎。兼之为廖作传注者,演出许多脉字之说,而廖公之妙义理尽没矣。

【简释】

古人说:“阴阳者,天地之大道也",阴阳之论,是地理学说中的精髓。明白和掌握了阴阳之论,则对堪舆学的了解和掌握就没有难事了。堪舆地理的道理,不过是从阴中求阳,阳中求阴而已。

凡龙、穴、砂、水这四方面都要分辩阴阳,而论峡和论穴最为要紧。下边将要谈论峡和穴的问题,因此,在此应该首先辩明这一点。但阴阳之说,有杨公杨救贫和廖公廖禹的两种学说,而且两家学说正好相反,杨公以龙脉的高峻起脊并瘦劲为阴,以穴的覆掌、乳突为阴,以砂之突、背边为阴,以水的长、狭、急为阴,阴者,刚而雄壮;以龙脉的低平、坦荡、肥阔为阳,以穴的仰掌、突钳为阳,以砂的曲、面边为阳,以水的圆润、澄聚处为阳,阳者,阴柔而雌。

龙要阴阳同行,阳龙需要阴穴,阴龙需要阳穴。而且穴要阴中含阳,乳突上开;阳龙反而要凹陷、窝钳而且内空;砂要阳面向穴、阴背挡风;水要阳聚面前,阴作来源去口。如此,才可以交媾,阴阳相生而聚生气。总体上说,阴和阳都不能偏盛、偏旺,因为阴刚则带罡煞,阳柔则会散漫。即使是作穴的地方,也喜阳多而阴少。穴之主星应当开面舒阳,不适宜顽劣的罡星,四周之山宜阳面向穴,不适宜反背;明堂适宜开阔、平圆,忌讳直长狭窄;水宜澄聚,忌水路直射。

站立在穴中,如果满目所见均为阳气为吉利,如果见阴,就是刑杀方,宜避。

廖公以刚雄为阳,柔弱为阴,美工兼职虽然与杨公杨救贫的说法相反,但用法是一样的。读二公之书,应分别这一点。杨公以柔弱为阳为雄,刚强则为阴为雌。而廖公的说法正与此相反。虽然廖公的说法与杨公相反,也有一定道理,但其见识短浅。

朱公文说:

天之道,阳刚而阴柔,因此,阳雄而阴雌;

地之道,阴刚而阳雌,天道和地道是相反。

正由于廖公不了解天道地道本质不同,而以天道论地道,故其说法是不对的。杨救贫对地理之道的阐述,可以称之为万世无法改变的正论,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。

而廖公的学说正与杨公相对相反,从反面去理解杨公的学说就等于明了了廖公的学说。

生气

生气者,地理之主葬,不过乘生气而已。

生气者,从阴阳交媾,水火既济中出者也。一有偏枯,生气便索,愈偏愈索。

偏生纯阴纯火,则成尖利之杀气。

偏主纯阳水,则成散漫之死气。

纯阴纯水,则为壅肿之病气;

纯阳纯火,则为枯索之败气。

四种恶气,俱不可犯,故察生气为第一义也。

生气不可言传,止可目识。识得生气,则不必能认星辰,分枝干,察穴情,辨砂水。而为人下穴,决无不当。何也?盖种种等法,不过为求生气而设。既得生气,则诸法原可不论矣。

吾尝言生气一门。犹释氏之有禅,单刀直入,便得佛顶三昧,更不必置片言只字者也。但生气二字,古经罕言,惟郭氏发之,司马头陀论之,余仙俱不说及。非不欲言,难言也。

虽然,生气不可言传,今既言生气,吾且姑言之。生气之所在,其形色土石,亦有可见者:

其形则生动而不蠢死;其色则光彩而不暗晦;

其土则坚润而不松散;其石则细腻而不燥筋。

此其可言者也,与不可言者,亦可从此而渐明。

凡龙有生气则吉,穴有生气则真,砂有生气则有清,水有生气则澄聚,故生气为要也。堪舆者能认生气。则地理无余事矣。

【简释】

所谓生气,正如郭璞在其《葬书》上所说:“葬乘生气也"。理葬死者,就是乘生气。

生气是宇宙间运行的最基本的气,在天上各处流,在地上就化生万物。天无生气就没有凭借,地无生气就不能承受万物,因此生气磅礴天地,贯通万物,无处不有,无时不动。晋朝的大将军陶侃说:“先于天地而存在、后于天地而永生”的东西,就是指的这种生气。生气藏在地中,人们看不见,只有按照地形地势寻求,才能找到有生气的地方。埋葬死者能找到生气所在的地点,让死者能乘生气,那就是最完善的相墓术。

生气,是从阴阳交媾,水火既济的卦象中产生的,遇到偏枯,生气就会消失。

偏枯会生成纯阴火,生成肃杀之气。

偏枯也会生成纯阳水,变成散浸的死气;

纯阴纯水,则会变成雍肿之病气;

纯阳纯火,则会变成枯索之败气。

这四种恶气,都不可犯。因此,查龙脉之生气为堪舆学第一义也。

关于生气,不可言传,仅能目识。能认识生气,则不必费神劳神去辨认星辰、去查支干、辨砂水,而且为人卜穴,决没有不恰当的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堪舆风水的种种学问,均是为了能求得生气而已。而且,既能明白或认识生气,则其它一切诸法均可不论。

认识生气这一门,犹如佛教的人有禅定的功夫,不用只言片语,即可单刀直入,明白佛顶之三昧。“生气”二字,在古代的堪舆经典中,只有郭璞发明,司马陀谈论过,其它众仙都没有谈到这个问题。不是众仙不愿谈,而是不好谈。虽然说“生气”二字不好用语言表达,但既然谈及“生气”二字,姑且谈点看法,生气所在的龙脉,从其土石的形状和颜色也能表现出来。有生气的,其形状生动不蠢死;其颜色光彩而不晦暗;其土结实而不松散;其石则细腻而光润。

凡“生气”二字可言与不可言,亦可从此而逐渐明了,总之,凡龙有生气则吉利;穴有生气则真;砂有生气则清;水有生气则澄聚,因此,生气为堪舆风水的要点。

堪舆者能辨别生气,则堪舆地理就没有其它事了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